安徽中公教育为您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,备考资料,关注安徽中公教育微信号:ahoffcn 招考信息早知道! 在线咨询QQ ,更多资讯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学习交流QQ群。
2018国家公务员备考专题:招考公告|报名入口|职位表|笔试排名|资格复审|面试公告
在公务员考试的漫漫备考路中,总有一些类型题目会被考生抱怨:数量关系太难了,资料分析做不完啊,常识只能靠蒙了……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思维角度,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我一定要做对、拿分?在公务员的考试中,言语理解与表达也是一种令人感觉头疼的题型,准确率相对而言比较低,但是这里面有没有最开始所说的必拿分题呢?当然有,那就是言语理解中必考题型语句衔接。现在中公教育专家就带考生来看看怎么“玩转”语句衔接,让它成为你公考路上打败对手的关键一题。
一、语句衔接的含义
什么叫语句衔接呢?
就是一个自然段中,空出一句话,之后让你在选项中找出对应的句子。
二、语句衔接的步骤
1.确定空所在的位置,如果空在一个自然段的首句,首句一般有引出话题、开宗明义的作用;如果在中间,一般有承受上启下的作用;如果在尾句,一般有总结的作用。
2.确定位置后,明确空是完整的一句话,还是一句话的一部分,在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所说的句子是以句号为单位的。如果是一句话的半句话,需要与这句话表达意思完整。
3.分析行文脉络,明确文段话题、色彩等,话题、色彩保持一致。
接下来回到例题:
【例题】“学习悖论”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,其内容是: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,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,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。在这两种情况下,学习都是无意义的,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,后者学习没有必要。其实,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,用我国古语中________的道理就能做到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最适当的一项是:( )
A.“谦受益”与“满招损”
B.“知其然”与“知其所以然”
C.“博观而约取”与“厚积而薄发”
D.“学而不思则罔”与“思而不学则殆”
【中公答案】B.
【中公解析】:空所处位置是尾句,具有总结的作用,并且是一句话的半句话,所以要保证句子的完整性。接下来再分析行文脉络,整体强调的是知道与不知道的事情,话题一致原则,只有B选项符合。
【知识拓展】
“谦受益”与“满招损”:自满招致损失,谦虚得到益处。
“知其然”与“知其所以然”:知道它是这样的,更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。
“博观而约取”与“厚积而薄发”:只有广见博识,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;只有积累丰厚,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。
更多内容查看: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阜阳人事人才网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招生代理 | 支付方式 | 网站地图 | 手机页面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©1999-2018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电话:0558—2255699 18055867199 400-6300-999 邮 箱:ahoffcn@126.com
地址:阜阳颍州路与颍河西路交汇处-巨川广场A座20层(大戏院往南50米天桥旁)
乘车路线:1路、4路、9路、23路到“百货大楼”下,往南100米天桥旁即可;5路、22路、25路到“东方第一城”下往东50米十字路口;1路、11路、35路到“汽运集团”站下,往西走50米天桥旁即可。
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